
中工网讯 10月30日,山西临汾数字工运展馆与工人文化宫迎来临钢小学的学生与家长。在山西省临汾市总工会的精心组织下,大家先以“参观+体验+记录”的方式探寻工匠传承,再走进工人文化宫感受文化氛围,在棋牌互动中涵养智慧,度过了一段兼具教育意义与趣味的时光。
在讲解员的引导下,同学们驻足于数字工运展馆入口,一边聆听临汾市作为华夏工匠精神发源地的历史渊源,一边快速在笔记本上记下“尧舜制陶”等关键信息。从“工”字源自夯土工具、“匠”字形似斧头采石的字形解读,到陶寺遗址4300年前官方工业区的考古发现,古老的工匠故事通过生动讲解变得鲜活可感。不少同学还特意用符号标注出“陶寺遗址——官方工业区”这一重要知识点。
沿着“革命先锋”“燃情岁月”等六大展区的脉络,同学们缓步前行。看到玻璃展架上不同时期劳动模范的奖章与事迹时,大家纷纷把劳模精神完整抄录在笔记本上。
活动现场,同学们还体验了临汾市总工会自主研发的数字拍照机,兴奋地挑选工程师、技术人员等职业形象,瞬间“变身”不同领域的劳动者,对“劳动创造价值”有了更具象的向往。在智慧交互屏区域,临汾市总工会打造的“数智赋能”成果引发了师生与家长的共同兴趣。“原来工匠精神不仅是老手艺,还藏在这些高科技里!”一名同学边操作边感慨。
数字工运展馆参观结束后,学生与家长们走进工人文化宫,开启了一场热闹的围棋、象棋互动赛。
此次活动以“展馆研学+文化宫互动”的形式,从记录工匠历史、感悟工运精神,到在棋牌对弈中锻炼思维与协作能力,孩子们不仅深化了对劳动价值的理解,更在亲子互动中收获成长,在心中播下“崇尚劳动、乐于思考、善于协作”的种子,为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根基。
(山西工人报记者郭倩)
铁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