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安史之乱的第一年,安禄山就去世了,但叛乱并没有因此止住,反而持续了整整七年。大唐的精锐部队曾一度威震天下,面对游牧和铁骑等各路对手也几乎无往而不胜。这原本是好事,但在安史之乱最惨烈的一战——香积寺之战中,名将对名将、精锐对精锐,反而给这段血腥历史增添了最悲壮的底色。
唐军这边,元帅是广平王李俶,副元帅是郭子仪,猛将则是李嗣业;他们统率安西、北庭、于阗、朔方、河西、回纥等边疆军,以及与诸胡联军并肩作战的部队,总数约15万之众。安史一方的领军则是安守忠、李归仁,麾下有曳落河骑兵、岢岚军、经略军等兵种,总共约10万。
在顶级实力面前,几乎没有奇兵能起到作用。两边都是大唐最精锐的部队,因而打法显得相当无趣:前后梯队一轮轮上场,第一梯队打光就换第二梯队,第二梯队打光又换第三梯队,一直打到主力耗尽。随后是预备队接连出场,哪怕出现局部的奇袭,也会被对方的侦察骑兵发现,奇袭就会变成正面大战,最终仍然回到单调而血腥的肉搏。
展开剩余58%整个过程直到最后一刻,谁能笑到最后还未可知,双方将士基本保持着一比一的交换比。这场战斗聚集了大唐和安史军最精锐的力量,在香积寺一带尽情挥霍着顶级的战力。冷兵器时代的常规战斗,若到达三成的损失就算是接近溃败,但香积寺之战的损失竟然达到六成之多,双方仍打到了最后时刻。
若要说唐军能在此战取胜,离不开李嗣业的关键作用。安史军的李归仁以骑射兵进行两轮箭雨,给唐军造成了极大杀伤,辎重也被摊散在地。就在此时,唐军的“神通大将”李嗣业挺身而出,一马当先,身材高大、力气出众,带领最精锐的陌刀队构成最后一道防线,终于力挽狂澜,帮助唐军取得了决胜。
整场战役仅持续四个时辰,唐军以7万精锐的代价,斩杀安史军6万之众,俘虏2万,创造了冷兵器时代单场“阵斩”的纪录。香积寺之战由此彻底改变战局,唐朝得以续命约140年。
但这场胜利也让唐朝的精锐几乎损毁殆尽,开启了唐朝日后的衰落。横扫亚洲的陌刀队果然名不虚传,面对强敌时,李嗣业所带领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的传闻也随之流传开来。
发布于:天津市铁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